你现在的位置:大渡网 > 论坛精华区 > 正文
忍辱柔和是妙方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2009-06-19 08-06 【打印

    憨山大师所著《醒世咏》:“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佛遗教经》中告诫弟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是需要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养深积厚,而酝酿成的涵养。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被骂。至于骂别人,不管多少,也都会有的。我们可以管住自己不骂人,但管不住别人骂自己。如果有人骂我,该如何应对?
 
    如果一个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就称不上是入道的智者。经常听到有人愤怒地说:“谁骂我?有种的站出来,要敢做敢当!”原来有人在背后骂他。 且不论一个人的品格如何,我们不应该骂他。骂人是不对的,背后骂人更是不对了。在背后骂人的人,就如同躲在暗处趁别人不注意放冷枪的人一样。奉劝那些在背后骂人的人一句,快收起你们那一套,在骂人前先想一想是不是在骂自己。对于挨骂的人,也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挨骂,更不必睚眦必报,以牙还牙。有人背后骂你,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星云大师开示中说:“当有人对我们恶口毁谤、无理谩骂的时候,能够漠然以对,以沉默来折服恶口,才是最了不起的承担和勇气。”《呻吟语·应务》中说:“不为外憾,不以物移 ,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能够接受他人的指正与批评,不为八风所撼,不为物欲所动,才是真正的大器。要能成就大事,就要一切皆担当。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率大军出征,司马懿中计吃了亏,就闭关不出。诸葛亮先是多次命令士兵到曹军阵前辱骂,但魏兵却采取“骂不还武”的办法,怎么也不出兵。诸葛亮乃取巾帼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骂司马懿不像个男人。司马懿看完信后,并不嗔怒,反而关心起诸葛亮的寝食生活状况。从来使口中判断出诸葛亮活不长了。于是更据守不出,蜀魏双方在渭水一带相持了百余日。结果,诸葛亮不得不撤回汉中,司马懿防御成功。如果说诸葛亮气死周瑜,骂死王朗,气死曹真是因为后者的气度太窄的话,那么,司马懿受辱不嗔则是有容乃大。司马懿的“孔明食少事烦,岂能长久?”一语送终诸葛亮。诸葛亮只活了54岁,其短寿难道跟“轻摇三寸舌,骂死二三人”无关吗?而被骂的人死与气恼,不也值得后人引以为戒吗?

·碧螺春的传说 (2010-01-29 09-01)
·味噌茄子伴奶香蘑菇 (2009-09-22 08-09)
·让心像孩子般纯净 (2009-07-21 10-07)
·世界最长唐卡将现身昆明民间工艺品盛会 (2009-10-10 10-10)
·醉酒 (2009-09-21 09-09)
·人生最不能丢的 (2010-03-16 09-03)
·湖北大冶一医院80多患者因输血感染艾滋病 (2010-01-20 08-01)
抄经祈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Tel:010-87319150 Email:chendm@dadunet.com
dadunet.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195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