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上沙滩干什么呢?要么是躲在一些地方避雨,要么是打开包找出伞来挡雨水,和我这个朋友一起的人,都在找各种办法避雨,而只有她一个人还在海里游泳。她回忆说,这真是很荒唐的一幕,难道浸泡在海水中,和被雨水淋一下有根本的不同吗?为什么在海里游泳的人非要去避雨呢? 我回答说,看来,人们脑子里有一个信条——“下雨了,要避雨”,所以当雨水来后,他们自动地想办法去避雨,而没有对这个信条做一个检验:真的非如此不可吗? 我也想起了自己两个经历。一个是上初中的时候,一次夜里下暴雨,电闪雷鸣,但我突然有了一个强烈的冲动,要去感受一下在暴雨里的感觉,于是走出教室,出去走了一圈,自然是被雨淋透了,还摔了一跤。回来后,有的同学说我疯了。似乎是,下暴雨不打伞就出去是犯了禁条似的,但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我就此写了一篇小散文,后来一直觉得是我中学六年中写得最棒的散文,有真实体验就是不一样啊! 还有一次是上高中时,是课间休息时,突然下起小雨,所有人都飞快地跑到了教室屋檐下避雨,只有我一人例外,我觉得雨水这么小,就算淋湿了,一会儿就会干,所以我还是像散步一样向教室走去。这时,屋檐下的所有人都对我起哄鼓掌吹口哨,他们觉得我是异类吧,但这样在小雨里走走到底有什么不好呢? 下雨了,要避雨,这在很多时候是成立的,但一旦将这一点视为“非如此不可”的教条,我们就会陷入僵化中,被这些教条给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