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就在低潮之中,运用那些低潮时期,不断地学习,大量地阅读,以见识、学问、心性的成长来充实自己,虽然一无所有,可是并没有浪费生命。 在我十多岁时,因为环境的关系,而学会运用生命的低潮期来充实自己,从那时起我开始摸索着写文章投稿,二十多岁时便有作品发表,为了写作,我必须自修看书,因此虽然际遇颠沛动荡,但我并没有让生命留白。即使在军中,我也把握自我成长的机会,除了完成长官交代的任务,也随时利用时间看书、写作、礼佛。当我退役之后再度出家,有机会到山中掩关修行,虽然没有信众供养布施,我却一住就是六年,真是人不堪其忧,而我仍能乐在其中。那段日子,竟是我第一个佛学著述的盛产期。 尤其当我在日本留学的那段日子,虽然没有人接济我,却是我生命中自我成长的黄金岁月。即使在美国街头流浪,每天仍然忙得不亦乐乎,从不感到徬徨、空虚与无奈。因为我已经习惯了面对逆境,如此一来,纵然有点挫折感,却不会觉得是倒霉。 对于这些低潮的经验,我把它视为我生命过程中的必然。我现在也活到晚年了,已有许多的经历,也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团体,从旁人的眼中看来,可以算是我生命中的最高点了,但我还是把它当作只是一个过程,并没有什么高点或低点。因为每个人的生命过程总是起起落落,只要自己没有糟蹋浪费,每一个段落都是有其价值的。如果我们的心情会被起伏的遭遇所左右,将会活得缺乏意义,生命也无价值,如果生命只要高峰而不能善用低潮,人生的可观处大概就只有一点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