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彩调歌舞剧《刘三姐》,2月11日元宵节当日,于佛陀纪念馆大觉堂盛大演出,以新版《刘三姐》经典民族音乐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让观众犹如置身美丽漓江之上,饱览风光,欣赏广西独特的风俗与民情。
“刘三姐-广西经典彩调歌舞剧”,由中国广西艺术剧院编创,该剧取材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在阳朔,刘三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话说当年,这里有一位壮族姑娘,排行老三,取名刘三姐,她容貌绝伦,歌声如黄莺出谷。当地的财主贪其美色,欲占为妾,请来三位秀才跟刘三姐对歌,结果大败而归,财主恼羞成怒,勾结官府欲加谋害。舞台上,广西戏剧院彩调剧团的演员们,在秀美的风光背景中,演绎壮族经典,以富有韵味的唱腔,展现刘三姐和莫老爷斗智斗勇、不畏权势的经过。
彩调是由农民哼唱出来的老百姓调子,唱腔中常用“哪呵咿呵嗨”为衬词,以调子戏、采茶戏之称最为普遍,拥有丰富的剧目,表演形式非常活泼。新版《刘三姐》重新编排过舞蹈、音乐、唱段、布景,“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在歌声中,舞台上天幕远处有江水、群山,水上竹筏摇曳,人文景像丰富,难怪“歌仙”刘三姐能有如此多的灵感,唱出质朴、动听的曲子。
曾在《印象‧刘三姐》演出渔家女,首次来到佛教圣地的第五代“刘三姐”王予嘉,扮相空灵秀美,受到观众的喜爱。她表示,每一次的演出,都是全新的体验,曾下过不少工夫,努力塑造既经典又清新的刘三姐舞台形象。刘三姐虽然是戏中人物,但是有灵魂的,因此,王予嘉不仅拜访饰演“刘三姐”的前辈,也翻阅相关的书籍数据,力求肢体动作、腔调、精神的到位,来诠释这位活泼、灵巧、聪慧、直率、清纯又能歌善舞的刘三姐。
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李健钢,于演出后致词感谢佛陀纪念馆馆方的邀请,同时勉励团员以昂扬的精神完成巡演。这部诞生于1958年的中国舞台艺术经典,演出逾2千多场,成功塑造刘三姐维护自由、尊严,以山歌进行顽强抗争的形象,60年来,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已经成为广西形象的代表,难得的民族文化经典也激起了台湾观众的共鸣,谢幕时,王予嘉特别带领台上全体演员合唱《十修歌》,获得热烈的掌声。最后佛陀纪念馆馆长如常法师以“歌声传唱120分钟,中华文化振人心!”嘉勉团员的精彩演出,并代表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致赠书籍与结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