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慈济大学安排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青年佛学研究论坛”,于8月2日在花莲慈济大学教育传播学院13楼学术会议厅,展开为期两天、五场的学术研究专题论坛,共有来自七个国家的佛学硕、博士研究生及学者、教授,与慈济静思精舍的法师,总共约七十人参与论坛,共同为现代佛学理论与实践,发表研究论述,为弘扬佛法精进。
首场论坛研讨 人间佛教的实践开幕式由慈济大学赖沧海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哲学院副院长张风雷教授、许木柱院长、何日生教授代表致词,欢迎学者们参与论坛学术探讨。张风雷教授感谢主办单位给予青年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
第一场论坛的主题为“佛教的现代意义:人间佛教的实践”,主持人由慈济大学人类发展学系许木柱院长担任。首先由慈济大学郑凯文同学发表《慈悲济世:佛教社会福利事业之思想与实践─以中国中古佛教组织与现代台湾佛教慈济为例》;香港浸信会大学黄平同学发表《慈济香港分会人间佛教的实践》;美国佛罗里大学Daniel Tuzzeo发表《Dharma Drum Mountain: Revitalizing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with traditional Chan practice》(法鼓山:以传统禅宗之实践复兴现代中国佛教)。
学生深入佛教义理 教授期勉再接再厉
香港浸信会大学博士生黄平提出:建立全球性的社会运动中谈环保主义动能——以香港慈济分会环保志业为例,过去香港政府对环保组织有所排斥,随着世界性环保意识抬头,慈济环保志业在台湾各环保站的成立已是有规模的组织,香港慈济环保志工仍需透过许多相关议题活动推动。
其一:为什么台湾慈济会以环保推测人间佛教的必然发展,在为众生与净土概念中提出见解;其二:慈济自身的发展及对全球环保的影响。黄平提出四点观察:一、证严法师个人魅力的感召;二、累积功德的考虑;三、当地政府的态度;四、中下阶层的动员,以入世的活动推行人间佛教的体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所用图片除本站原创以及有确切来源外,其他图片均来自网络,且均注明来源为资料图,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