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3日下午2点,致力于提升佛教高等教育长达三十年的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在该校行政大楼二楼及五楼圆厅,与创办三年的法鼓佛教学院,共同举办两校“30+3成果回顾展”。台湾中华佛研所所长果镜法师、前所长李志夫教授、法鼓山方丈果东法师、华梵大学董事长修慈法师、法鼓佛教学院校长惠敏法师等各界贵宾都应邀出席,并以温馨的感言致上祝福。
法鼓山方丈果东法师致词时表示,通过四月的皈依大典,以及目前僧伽大学与法鼓佛教学院的报名状况,都可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于法鼓山的认同感,并劝请在场的校友、信众,从人与人、人与环境皆是生命共同体的角度,珍惜难得的缘份,发挥凝聚力,一起推广法鼓山净化人心的理念,赋予社会一股崭新的气象。法鼓佛教学院校长惠敏法师则指出,台湾中华佛研所带动了法鼓山僧伽大学、法鼓佛教学院及法鼓大学的发展,期盼各界能够持续护持,让法鼓山可以顺利推动三大教育,造就更多的人才。
对于该所未来的发展,现任所长果镜法师提到,台湾中华佛研所未来将以研究、出版汉传佛教的论著为发展重心。目前该所除捐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汉传佛教学术出版永久基金”,奖励西方学者从事汉传佛教研究之外;同时也以出版“宋代至清末”的汉传佛教论丛为近程目标,期能不负圣严法师“立足中华、放眼世界”的创办精神。
佛教史专家蓝吉富教授则分析说到,台湾中华佛研所独特之处有三,一是让国际学界认同中国台湾的佛教研究;二是为台湾佛教研究扎根,培育出许多的教界菁英;三是推动宗教学院的学历认证,让佛教的发展大步迈进。他也期待历久弥新的台湾中华佛研所,未来可以尝试编辑全世界最完整的汉传佛教辞典,或翻译各国的汉传佛教著作。
据了解,台湾中华佛研所至今已有215位毕(结)业生,发表114篇毕业论文,有70多位校友,持续攻读硕、博士学位,法鼓佛教学院校长惠敏法师、福严佛学院院长厚观法师,都是毕业自该校。此次回顾展项目亦十分丰富,包括佛研所的“沿革”、“学术成果”、“国际交流”、“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及“宗教教育纳入学制大事记”等等。负责策展的陈秀兰秘书特别说明,来此看展,如同见证台湾佛教高等教育的历史,而展品中还有至今保存完善的贵宾签名本,细细翻阅,仿佛再次见到许多法师、学者的身影,勾忆起当年全校师生和数百位学者齐聚一堂,研讨佛学的盛况。
现场参与启展茶会的校友约有两百多人,许久未见的师友相逢,刻划出许多动人的画面。首位毕业生也是校友会长的果祥法师,回想当年在学生活相当克难,必须一人身兼数职,但因师生都为弘法而来,所以充满朝气,果祥法师并呼吁校友珍重道情,时常关怀这座汇聚悲愿、培养法身慧命的园地;最后一届毕业生宏育法师,则是感恩台湾中华佛研所赋予的学术自由,而圣严法师重视毕业论文的态度,也令他与同学们印象深刻,他并期待承续佛研所教学功能的法鼓佛教学院,也能同样延续著师生相互扶助、彼此勉励的优良校风。
“30+3成果回顾”展出时间截止到8月31日之前,展览时间为每日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汉传佛教论丛征稿截止日到2011年12月底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所用图片除本站原创以及有确切来源外,其他图片均来自网络,且均注明来源为资料图,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