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快,活动半径大,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强,人生命中遭遇的各种震荡似乎显得越来越随机和无常。仅仅坚韧已经不够,坚韧不过是遇挫后迅速恢复的能力;学者描绘了一种更好的应对状态:反脆弱。简单说,就是每次阻碍我们的危机,都能变成自我成长的营养,越挫越勇,愈败愈强。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会使你更加强大。”
如何做到呢?不外乎上述经验的延展。
个人需要更坚毅。“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重压来了,这招不行换那招,使出浑身解数,总之不屈服,在搬山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增长了力气。
社会需要创造好的环境,进行鼓励,提供支撑。对于超越生命局限的壮举,各界都如今日一样襄助、赞叹,这就是传奇层出不穷的土壤。有了土壤,一个个自强的个体才能成众,一棵棵自立之树才能成林。
魏祥母子,可以做每个人的镜子;学校的呵护,何尝不是负有公共责任的机构及社会各界的镜子呢?
【事件回顾】
高分残疾考生请求带母上清华
新华社兰州6月28日电(记者张文静孙琪)一份“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请求”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帖子里的主人公魏祥是甘肃省定西市第一中学的一名学生,刚刚参加完2017年高考,并获得了理科648分的成绩。他所盼望的是:能够带着妈妈一起去梦想已久的清华大学读书。
为何带着妈妈读大学?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分头赴魏祥的家乡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以及清华大学等地了解情况。
命运坎坷 但永远不服输
憨厚的笑容、朴实的语言,这是魏祥给人的第一印象。坐在椅子上的魏祥,看起来和普通人没有两样。但如果注意到他身旁的双拐,才会发现他是一位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