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放生导致外来物种入侵
于凤琴女士说,在大自然中,物种之间都是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共生共长,共同维护着这条生物链条。当一个物种离开了它所生存的领地来到另一个陌生环境时,大多会有两种结局,一是不能适应新环境而死去,二就是以超强的生存能力而在异地无限强盛。
如植物界的初来物种水葫芦、大米草、紫茎泽兰等,它们从异国他乡来到中国后,便在肆意欺压本土植物的同时疯狂生长,严重地破坏了本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动物也是一样,以红耳龟(又名巴西龟)为例,这些本来生长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憨态可掬的红耳龟,曾是许多人家中的宠物,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它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成为全球“通缉犯”。
于女士告诉记者,要使这些被放生的动物重获新生,至少得满足三个条件:动物本身能够适应放生地的环境和气候;放生地有其足够的食物源;所放生的物种不是外来物种入侵,不会对本土物种造成伤害。在满足这些条件之后,还要看所放生的动物本身的身体条件如何,如果是受了伤的一定要将其调养好才能够去放生。
数千个放生群体的行为大部分无佛家主持
剃度于北京佑胜教寺、经常向信众指导正确放生的大容法师告诉记者,北京存在数千个大大小小的放生群体,这些群体的放生行为大部分没有佛家弟子主持,属于私下放生。一些放生者主持放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不少人可能有慈悲心,但是并没有时间去做救助生物这样的事情,于是看到别人在微信圈子里说要进行放生,就有不少人捐钱。”大容法师说,至于这种放生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很难说了。
大容法师说,放生的最初目的其实是救助,寺院的僧人一般都有放生经验,懂得如何放生,放生何种动物。经常有人将鳄鱼龟、巴西龟等进行放生,由于这些动物都是外来物种,这些生物放生后可能会对放生水域产生严重危害。“以前经常有放生鸟类的现象,经过媒体曝光,对鸟类的捕捉和贩卖均不合法,所以寺庙在尽量减少对这些鸟类购买放生,只有见到了受伤的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下的鸟类,才会救助放生。”大容法师说,正规的放生要在综合考虑环境、地域、生存等多种因素后,找到合适的放生地进行。
法师表示,放生本该是佛家弟子所为,农历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一般为放生的日子,不少寺院内还有放生池,专门为放生者准备。要是有人真想参与放生,应该找到寺院,合规合法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