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养鸡就是为了卖柴鸡蛋,赚点零花钱。”汤河口镇汤河口村李梦(化名)女士说,家中原先总共有50余只柴鸡,10多天下来,被狐狸骚扰攻击后,至少发现了六七只死鸡,还有一些鸡不知去向,目前剩余二三十只,“我们无缘无故遭受损失,到底该由谁来赔偿呢?”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周甲德律师说,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够证实这些动物确实属于放生行为产生的,而放生的又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中的野生动物,这种非法放生行为对环境和农户造成的损害,由放生者承担赔偿责任。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及时查找放生者,为农户减少损失。
揭秘
放生催生野生动物产业链
动物保护专家、公益组织绿野方舟负责人于凤琴女士曾经在鸟类市场做过调查,有些居士为了完成自己放生动物的心愿,与鸟类经营者预订下需要的喜鹊,而经营者则根据市场的需求,向那些捕鸟的人下达订单。
此后,捕鸟者会按订单去捕捉所需要的喜鹊,然后将捕捉到的喜鹊送到鸟市,鸟类经营者便把喜鹊卖给居士。
如此往复循环,形成了这样一条恶性循环的产业链。
很显然,这是由放生而催生的一条新型产业链。
于女士说,反过来再分析这条产业链,放生者完成了心愿,捕捉者用猎物换得了金钱,经营者也获得了利益,而倒霉的自然是那些野生动物了。这样周而复始,有很多的野生动物在捕捉者的圈套、夹子、诱惑中受伤或是丧生,这样的放生不仅达不到“放生”之目的,在某种意义上还间接地造成了杀生。
于女士告诉《法制晚报》记者,几年前,也有居士从一养鹿人手中买得几十只梅花鹿,送到内蒙古野外去放生,放生者前脚走,捕杀者后脚便到了。因这些鹿都是在人工驯养状态下长大的,它们的警惕性比野生梅花鹿要小得多,同时在野外的生存能力也很低下,一旦遇到天敌(包括偷猎者)与恶劣气候,它们毫无抵抗能力。将这种梅花鹿放生,无异于杀生,甚至比杀生还要可怕。“因为,这些梅花鹿招来的偷猎者还会使其它动物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