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终于明白了
当初谁手机好,谁就被骗子盯上了
“现在想想,当初确实疑点重重。”小芳说,当时应聘人员登记表上记录的A、B、C3个等级,根本不是记录求职者的个人表现,而是记录求职者的手机档次,“根本就是在选手机,而不是选人。”通过面试的人,所用的手机都是iPhone等价格较高的机型。
“参加笔试的大部分是年轻女性,现在看来,是这些人更容易骗。”
“当初不明白为什么开考时间这么晚,现在才知道这是便于他们逃跑。”小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刘老板原本在考场监考,后来关上门出去了。事后听警方说,他们早就雇了一辆车,连行李都提前放车上了。
更让小芳郁闷的是,刘老板还说他在睢宁有个女友要过生日,以此为借口向小芳借了4000块钱,这也让她成为被骗钱物最多的人。
两个骗子落网了
已被刑拘,此前就实施过类似诈骗
经过侦查,睢宁警方锁定了“刘老板”和“彭总”,其中一个姓张,睢宁高作镇人,常年居住在常熟市;另一人姓方,安徽人,落脚点在常州武进区。警方在常州抓获了方某,并查获了8部涉案手机,随后又抓获了张某,从其身上发现3部手机,其余手机已经被卖掉了。
警方经审讯得知,张某曾做过生意,开过工厂,干过服装行业,对招聘程序轻车熟路。因去年做生意失败,欠下了不少外债,情急之下,他“脑洞大开”,和方某合伙实施了诈骗。据警方调查,他们以前在外地,就曾用类似手法实施过诈骗。目前,因涉嫌诈骗,两人已被警方刑拘。
小芳说,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骗子戏演得那么真,因为他们太熟悉招聘的路子了。警方特别提示大家,在应聘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留神,防止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