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有机会接触到星巴克。星巴克其实只做专业精品咖啡,但因为有独特的经营模式,星巴克得以从区域化到全球化,慢慢长大。
走向全球也有可以套用的“公式”。要有坚强的总部,才能去做新事业的开发或者旧事业的升级。
第一堂课:纪律
1996年,统一和星巴克谈合作,一年后才签约。星巴克知道统一有实力,就采取了合资的方式。但是像在菲律宾这样比较动荡的环境里,就放手让当地人去经营。
台湾星巴克到现在已经运营了近9年,星巴克全球总部还是每隔两个月就派人来视察。星巴克全球的店面分布那么分散,总部在美国,怎么管?就是靠这套监督系统,靠信任专家。
星巴克很关心自己的品牌,总部里有几百个律师在看着这个品牌,一有仿冒,该告就告,绝不客气。
台湾星巴克开店的第一年,所有东西都是进口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星巴克希望每家店面都是对总部的直接复制。如果一开始就偷工减料,会让品牌大打折扣。
这就是一种远见。星巴克看准未来可以成功,就毫不吝啬地投资未来。
今年10月,星巴克在上海开了年会,让全球的高层主管都知道明年星巴克要做什么,让大家在一起分享成功的心得。开全球年会很费钱,却是传播经验最有效的途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所用图片除本站原创以及有确切来源外,其他图片均来自网络,且均注明来源为资料图,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