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宏声
编者按: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第九届吴越佛教暨南宋佛教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佛学院召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宏声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十牛图>:禅宗的艺术诠释》的论文。在禅宗史上,禅宗艺术最为现代人所熟识的图像,也许就是《十牛图》了。本文对《十牛图》进行了深入的诠释,以提醒我们能够把艺术理解成为作为整体的文化中的某种生成的力量。论文节选内容如下:
观禅宗《十牛图》,一、足有与道家、儒门可参考者。从字源上看,“物”一字由“牛”子衍义,犹如美、善从“羊”字化生,家、冢从“豕”(猪)滋生。由牛而见物之原象,在造字之初早被先民领会了。《十牛图》以自己的方式回应孟子“人之性犹牛之性欤”的问题,而以生动的图画和文字,阐扬妙理。或许,《十牛图》整个地是一个公案。一切都已明示:图、诗、文似乎各说各的,意义上的相关性却耐人寻味,这是禅宗公案中最显豁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所用图片除本站原创以及有确切来源外,其他图片均来自网络,且均注明来源为资料图,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